綠色新能源,未來十年引爆財富的“黃金產業”!
規模大,3.2萬億太陽能產業!
市場大,5400億市場需求! 按照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,城市人均住宅30㎡、農村33.6㎡計算,總住房約450億㎡。按照60%安裝太陽能相關產品,每20元/㎡計算,5400億元的巨大市場需求噴薄而出。 扶持大,20年政策補貼! 4月25日,富水湖邊,通山縣大畈鎮長灘村村民程愛華在屋頂擦拭光伏板,“每隔一個月上來擦一回,發電效率高!” 程愛華今年54歲,有3個兒子,老二因病致貧,每月服藥,自己和老伴種著柑橘,有時間下湖打點魚,根本不夠開銷。 2016年,供電所工作人員上門,建議她家安裝分散式光伏發電站,自家用電不花錢,用不完的電還可以賣給供電公司,每年有穩定收入。 “有這么好的事?”程愛華半信半疑,“我們試試吧!” 沒有本錢,銀行給她家免息貸款2萬元,工作人員上門安裝12塊光伏板,發電并網后政府分批再補貼9000元,僅一年時間,她便將貸款還完:“減去自家用電,每年還有約2000元收益。” 除了她家,該村72戶村民相繼建起分散式光伏發電站。 “通山,通通是山!”國網咸寧通山縣供電公司負責人說,通山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很難找到一塊平地,怎么脫貧致富呢?他們發現,該縣光照充足,“何不建光伏發電站?” 通過可行性調研,2015年以來,該公司將光伏扶貧作為精準扶貧著力點,加快配套電網建設,提供并網及運行管理服務,及時結算發電效益,助力脫貧攻堅。 兩年多時間,該縣97個貧困村建成103個分散式光伏扶貧電站和2個多村聯建集中光伏扶貧電站,建設規模2.15萬千瓦,每年發電約1574.51萬千瓦時,每年可為農民增收661.29萬元(不含政府補貼)。 “今年第一季度的發電費用已到賬。”程愛華說,交通管制解除后,老大在縣城的家具店開張,老二在姐夫的帶領下打工,老幺上山和朋友合伙養了1萬多只雞,“政府幫忙,自己努力,日子有盼頭!” 光伏惠及百姓,科技改變生活! 為您的生活帶來更多健康和快樂!
新能源,新技術,新生活!